吴维城
吴维城祖籍广东顺德,从晚清时期的曾祖起已经四代行医,名声远播省港澳、顺德南海番禺等地,吴维城自幼跟父亲学习中医,继承家传,6岁起背方歌、认中药,1962年考入广州中医学院,毕业后曾在基层医院工作2年,后调回广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。
吴老是广东省名中医、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。他热爱中医,心系祖国医学,无私地把家族的祖传秘方温肾丸贡献给医院,捐赠其所获得的邓铁涛中医医学奖奖金10万元作为医院中医师承教育发展基金,在他晚年高龄之时,坚持每周出诊,逝世当天上午仍在出门诊,指导徒弟医学知识,时刻不忘以大众健康为己任,师传后辈,造福国人。
他对病人耐心细致、实话实说,学习他医者仁心、实事求是的精神;他从医50年,在岗位兢兢业业、倾囊付出,学习他大公无私、爱岗敬业的精神。他用对中医药的热爱、勤勉敬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、对病人如亲人的医者父母心,鼓励一代代中医尤其年轻人做好中医人,做大中医药事业。
医者仁心,诊治五湖四海患者
80岁的吴维城已从广州市中医医院院长职位退下来21年,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,门诊、写书、带徒弟,一件都不落下。从医50余年,每次出诊,他都提前到诊室、推迟下班,尽量延长出诊时间。有时号源已挂满,但只要有患者要求加号,他都同意。他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,他体谅患者来回路途的艰辛,所以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。他说:“医者要有同情心、热心、用心和爱心。”他的弟子、治未病科医生高三德表示,虽然吴维城年事已高,可无论多累,从不拒绝患者加号。“老师说,不少患者从外地坐飞机过来,有的从农村坐大半天车才到,拒绝他们,于心何忍?”
诊治时,吴维城不看重看病的速度,但求诊治的质量,因为很多患者都是辗转多地后才来找他的,他们往往带着一大沓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单,同时怀着很多的疑惑。吴维城总是细心地查看患者的资料,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,精心地为其处方用药,尽力保证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疗。
2007年4月12日,吴维城突发心肌梗死,紧急住院抢救治疗。学生去探望他时,他并不讲自己的病情,而是叮嘱学生一定按时出门诊,不能让患者的药“断顿”。吴维城还有痛风病,曾多次发作,经常是吃了药后就出门诊。还有一次他椎间盘突出症发作,腰腿疼得不能坐下,于是就站着给患者把脉开药,之后,吴维城右膝关节又出现退行性病变,经常疼痛伴活动障碍,一天门诊下来,右膝经常是僵硬难忍,需要先活动活动才能走路,即使这样,吴维城依然坚持门诊。
大师恩义,一片赤忱传承中医薪火
吴老心系祖国医学,在中医传承和发展方面身体力行,无私的把家族的祖传秘方温肾丸贡献给医院。2022年12月30日,78岁高龄的吴维城先生捐赠10万元作为医院中医师承教育发展基金,这是他荣获邓铁涛中医医学奖的奖金,凝聚着他毕生从事中医药事业的荣誉与心血。
谈到获得邓铁涛中医医学奖时,他谦虚不已,表示这个奖励是对他行医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,中医人才对中医药事业继承发扬非常重要,医院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启动了中医师承培养项目,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为了更好地助力医院中医师承教育,将10万元奖金捐献出来作为医院中医师承教育发展基金,将多年的藏书放在了名医工作室,给希望对医院年轻一辈医师的培养,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为了传播中医知识,传承家传学术经验,吴维城决定将原本放在家中珍藏的“祖传宝典”中医典籍约近千册全部捐赠给医院,放置在名医工作室。其中较为珍贵的线装书约400多册,包括:同治甲戊秋日广东翰墨园刊的《外台秘要》40册、光绪十二年冬月湖北官书处重刊《巢氏病源》7册、同治甲戊湖北崇文书局重雕《沈氏尊生书》26册、光绪乙酉仲冬月四明存存轩锓版《黄帝甲乙经》4册、光绪癸未孟秋江西书局开雕《医学金鉴》2册等等。
捐赠活动让医院的同事有机会接触学习中医典籍,对于医院意义重大,这不仅为“吴维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”充实了特色内容,更重要的是将老一辈市中医人无私奉献的爱传播得更广更远,让年轻的医生们从老一辈的义举中受到鼓励。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